雛鳳鳴
仙鳳鳴劇團在籌備開演〔白蛇新傳〕的時候,為了劇中需用不少青年女演員去配合武打的場面和表演舞蹈,當時曾舉行粵劇界空前未有的創舉------於一九五九年公開招考青年女演員,聞訊投考者達八百餘人,這返映出仙鳳鳴確能一振粵劇頹風,影響到有這麼多少女醉心於去學習粵劇。
白雪仙、任劍輝在投考的八百餘個少女中,遴選了四十餘人,再加以訓練期中的不斷考驗下,結果幾經淘汰,剩下了二十二人,經過了一年半的訓練工作,才派她們在〔白蛇新傳〕演出。訓練期間,她們由京劇名家張淑嫻、孫養農夫人,名導演王鏗、名音樂家于燐等專家分別教授。由任劍輝、白雪仙教導她們的身段台步,唱曲對白,武打方面則由班中龍虎武師指導。舞蹈方面則由吳世勛師傅負責教授。這二十二個少女經過了一年半長時間訓練,在〔白蛇新傳〕中表演一場北派武打和另一場大型的舞蹈,自然勝任愉快,大為廣大戲迷的讚許。
〔白蛇新傳〕演完四十多場就散班,散班之後,白雪仙、任劍輝從二十二個少女中,再經過一次嚴格甄選十二個較為有戲劇天才的再加以訓練。
這十二個少女包括龍劍笙、梅雪詩、江雪鷺、朱劍丹、言雪芬等(謝雪心並未包括這一群少女中),她們由一九六一年一直再深造到一九六五年,白雪仙、任劍輝等認為她們的唱做工夫,己是中規中矩,於是替她們起了雛鳳鳴劇團,在港演出。
雛鳳鳴組成,(當時任劍輝、白雪仙己脫離舞台生活)初期戲迷以她們是仙鳳鳴接班人,而她們所演的又是當年唐滌生在仙鳳鳴時所編的劇本,因此票房紀錄倒也相當的好,但演了不多時,因粵劇陷於極度低潮,看粵劇的觀眾日見其少,影響所及,雛鳳鳴亦因而中途解體。
「雛鳳鳴」輟演後,龍劍笙曾投身文化界,任職於一間雜誌社做助理編輯,江雪鷺則在香港電台所組的龍翔劇團任粵劇指導,其他藝員如言雪芬、朱劍丹等,則做其他工作藉以維持生活。
時至一九七二年,雛鳳鳴重整旗鼓,再度組班,由班政家黃炎主持雛鳳鳴的班政,那時的雛鳳鳴,祇留下龍劍笙、梅雪詩、江雪鷺、朱劍丹、言雪芬五人而已。
黃炎策劃下的雛鳳鳴,並不是經年上演,每年祇是在農曆新年期間演出幾個台腳,間中在戲院演一兩台,為了加強演員配搭,雛鳳鳴每次演出都聘請當年白雪仙、任劍輝在仙鳳鳴時代合作演出過一個長時間的梁醒波和靚次伯等。雛鳳鳴在這樣的情形下演出,由七二年起,至七八年,一直都是如此。
雛鳳鳴七二年重起,那時龍劍笙與梅雪詩的演技己是日漸成熟,龍劍笙一唱一做,酷肖任劍輝,固有「任劍輝影子」之稱,戲迷為了懷念任劍輝,戲迷以「愛屋及烏」的心情,一窩蜂去捧龍劍笙的場,因此龍劍笙就一帆風順,成為的戲迷偶像。
在重張旗鼓的雛鳳鳴劇團中,多年以來,都是由龍劍笙做文武生,至於花旦則是梅雪詩與江雪鷺的唱做難分高下,祇好演出時,一人擔綱一晚,古老粵班的「不分正副」方式,竟然在雛鳳鳴的旦人選中,得以重見。
至一九七五及七六年,雛鳳先後兩度赴星洲及馬來西亞各埠演出,每次演出數月,瘋魔了彼邦觀眾,是為雛鳳鳴的黃金時代。
一九七六年在星、馬各地演罷歸來,江雪鷺即脫離雛鳳鳴劇團,至七七年江雪鷺曾與林家聲合作演出。七八年夏季雛鳳鳴赴美、加演出,在十六個埠,輪迴演出了四個月,以劇團的成員有三十餘人,開銷龐大,所賺不多,但四雛鳳如龍劍笙、梅雪詩、言雪芬等博得一番遊歷,卻增廣了不少見聞。(江雪鷺退出了雛鳳鳴劇團,美加之行,當然沒有隨去)
最大的損失,當然是一九九三年,龍劍笙在完全沒有跡象下,突然退出舞台,不單只使到票房所向無敵的「雛鳳鳴劇團」散班,也令到萬千雛鳳迷惘然若有所失,從此不再踏足戲院,才是粵劇的最大損失。
二零零四年十一月,龍劍笙承師命重踏舞台,夥拍梅雪詩為〔任劍輝十五周年紀念-重按霓裳歌遍徹〕演出折子戲-再世紅梅記之脫阱救裴。
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及二零零六年一月,白雪仙重組「雛鳳鳴劇團」,並親監督龍劍笙、梅雪詩演出重新編排之戲寶〔西樓錯夢〕,共演三十二場,哄動梨園。
照片:
個人劇照 /合照 |
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龍劍笙/朱劍丹 | 龍劍笙 | 梅雪詩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龍劍笙/梅雪詩(俏潘安) | 龍劍笙/梅雪詩(蝶影紅梨記) | 龍劍笙/梅雪詩![]() |
帝女花 |
|
![]() |
![]() |
庵遇 |
香夭 |
紫釵記 |
![]() |
劍合釵圓 |
蝶影紅梨記 | 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隔門 | 隔門 | 盤秋託寄 |
再世紅梅記 |
|
![]() |
![]() |
觀柳還琴 |
鬧府裝瘋 |
牡丹亭驚夢 |
![]() |
遊園驚夢 |
三笑姻緣 |
|
![]() |
![]() |
寺會 |
三笑姻緣 |
洛神 |
![]() |
洛神 |
其他 |
![]() |
胭脂巷口故人來 |
時裝照 | 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合照 |
龍劍笙 |
合照 |